欢迎来到环球教育官方网站,来环球,去全球!
来源:
小编: 20用“爱”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环球教育 陈西
在教师群体中,经常能听到诸如:真不知那个学生在想些什么;现在学生真没法沟通……此类对学生的描述不一而足。果真有这么难以沟通的学生吗?当然不可能!真正难以走近的,在笔者看来是凤毛麟角。可是对于那少部分冒似难以沟通的学生怎么办?放弃或是不闻不问――这不是园丁们应有的素质。毕竟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工程师就一定能设计出符合每一种“另类”学生沟通的方式。而所有的方式中,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就是用“爱”搭建的沟通!
这里笔者用几个颇具代表的“另类”之型,分享用爱沟通的方式!
自以为是型
这里的自以为是不仅是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很强,而且也包括了其他方面。总之,自己都是对的!可能很多老师都见过这样的学生,领教过这类学生的“本事”。面对这样的“小众”,教师们最常用的关门方法:打压!简言之:你不是横吗!?搞几道难的题目让你瞅瞅,非把你整倒。有的老师一旦抓到这样同学的小辫子,就不惜当众打击。的确,这样可能是制服了学生,可能再也不敢横了,老师的知识权威得以彰显,但是同时也可能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永恒的阴影,严重的话可能会产生挥之不去的自我否定情绪!教书育人,老师存在的价值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其中的“道”包括各种道理,肯定也包括告诉他们自以为是是不对的道理。如果通过“打压、打击”来传这其中的道,非但不能把“道”给传到,反而会把学生引入“黑道”。
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有不足的,但要在不经意间,而非“蓄意谋划”。记得有次上语法课,当讲到happen的用法的时候,我说happen是不可以直接加动名词的形式的。那时,突然,那平时非常自信的女孩子神情笃定,声音洪亮地反驳:“不对,老师,有的,可以说happen doing的。”其实从她的语气可以轻易的判断,和她争辩是没有用的,老师就是错了。所以当时我就告诉她,当然也是和其他学生说:“《牛津词典》第六版以及最新的《朗文词典》是没有这样的用法的,你回去再翻翻其它词典下次我再和你讨论这个问题,其他同学有兴趣也可以参与。”我同时强调:“记得一定是权威词典的解释或者例句,绝对不可以把你弟弟、妹妹作文上的句子拿来给我看哦!”第二次上课我并没有公开讨论她上次的问题,只是私下过去问了她,尽管我知道她不可能找到任何权威句子证明她是对的。但是她能够感知我对她的尊重,也意识到自己说话太过绝对。所以在后来的课堂上她再也没有那么言辞凿凿。
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是对手或者仇敌关系,师生之间也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更不需要通过战争去解决任何问题。教师应当庆幸有学生“挑战”你的知识,并且更爱这样的学生,因为他们往往更是能力突出者,往往更是未来社会的担当者。把教师的爱释放出来,把对学生的尊重彰显出来,没有学生会感知不到!
二、自惭形秽型
自惭形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毒瘤!因为如果自己都不认可自己,不接受自己,就谈不上努力,自然也谈不上发展。我们的课堂里总是有一些人喜欢坐在角落里,他们并非都是因为自卑才选择低调,但的确有些人是因为“感觉”自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而选择难以被人注意的地方坐着。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更应当多加关注,给予更多的爱,尤其是下课的时间可以多和他们聊聊。聊的原因是拉近距离,聊的原因是挖掘出他们自我否定的根源!以便于正确的引导,适时改观!教师应当铭记的是,也许有的学生现阶段还不能称作是“人才”或者谈不上是“人才”,但是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他们都是“人材”――可塑之才。如果某一阶段没有显示出来,可能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暂时被压抑了。
一天,在封闭院校上过课后,我走到教室的后排和一个经常迟到并且上课容易走神的男孩聊天。我说:“你应当再努把力,你本来能够做的更好,为何把自己的青春都给浪费了呢……”聊着聊着,我知道他放弃努力的原因了。他说:“我很笨的,努力也没有多大作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妈都说过我笨…… ”听到那,我的心莫名的一阵酸!我在想他的母亲或许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如此深远,竟然到了让他自暴自弃的地步!我赶紧安慰他,我告诉他那只是他母亲鞭策他更加努力进取的方式,我知道他初中肯定是没有怎么用功学习过,所以就说:“你回想一下从读书到现在你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多少,可能连5%都不到。5%的投入又怎么期待有100%的回报呢?”他认可的点了点头。那次谈话我不知道对他到底是不是有作用,但是后来我的课他很少迟到。
三、独来独往型
在人这样的社会型动物中,独来独往的肯定为数不多。他们一般不会是害群之马,但却会让一个完整的班集体奏出不和谐的曲目,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往往很难融入一个集体。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应当尽可能地让他们在学校改变!
独来独往常见的原因是:性格孤僻,很难和他人相处而独行;特立而独行。不管是哪种原因所致,教师都应当抓住机会或者是营造机会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需要他人的,需要别人的爱的。比如在生日的时候为其筹办一场派对,组织到外边进行集体活动。在课堂上可以让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或者让其他同学帮助那些不合群的同学回答问题。让所有的同学能够感受到“共同”,能够有团队意识。
改变他们可能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但我们不能放弃让学生往良性方面改变的希望!第一种原因,性格孤僻。对于这种原因所致的可以通过让其他学生侧面了解其性格上的缺陷然后帮助其纠正!性格孤僻者多半是不能被大众接受,从而使得他们更加孤僻。那我们就要让他们被大众了解,被大众接受,让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们有群体意识,让群体可以感知到他们。
二是与之相对的,是特立独行者,他们往往是不愿意接受大众。其中的原因很多都是这些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种想法在他们看来是绝对正确的,别人是轻易不要想改变他们的。
环球教育封闭院校的一个阿姨(封闭院校的生活老师)和我说过这样一个案例。在她的班上有个学生总是独来独往,一个人坐在前排,不与任何人交流,似乎那个班级与他无关似的。阿姨很是不解。但是有一天,阿姨训斥过那群经常迟到、旷课的学生,生气地走出教室之后,他跟了出去和阿姨讲了几句颇令她欣慰的话。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阿姨你已经尽力了,不要生气,这群富二代们根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我平时都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因为我看不起他们……阿姨欣慰的同时也化解了心中由来已久的困惑,但是更重要的是这让阿姨反思――尽管这样的特立独行者少见――但是如果能让他融入大家,并带动大家,那么这个班级不仅团结了,也会像他一样知道积极上进了!老师们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之后应当反思的是,为什么一个不愿意与班里其他学生交流的学生,却愿意与阿姨沟通?因为他感受到了阿姨对学生的付出和关爱。阿姨每天六点多就起床,然后逐个宿舍叫醒学生,中午午睡后再去喊,学生有个头疼脑热的冲在前线的总是他们,是这种持久的爱让他――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愿意主动与阿姨――我们环雅的生活老师主动沟通!
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的永远不能仅仅停留在高分的层面上。教师要让学生获得高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对自己、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为他们能够更好的成才做铺垫!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既有“教”和“学”的公务关系,也有朋友式的非公务关系。在交往过程中老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种权威式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与学生的亲近关系。这就要求老师“亦师亦友”,及时和学生沟通,让爱酝酿在沟通之中, 用“爱”顺利到达理解与正确认知的彼岸,最终实现“老师教的顺心,学生学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