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球教育官方网站,来环球,去全球!
来源:
小编: 43专访环球教育北京学校校长王耀宁
“考不好就出国留学!”离高考还有十几天,部分心里没底的考生家长在为孩子规划“后路”了。对此,环球教育北京学校校长王耀宁认为,国外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出国留学毫无疑问是上佳之选。但留学不是“勇敢者的游戏”,如果没做好准备,一定要慎行!
仓促留学麻烦不断
近几年,应届高考生出国留学的势头逐年看涨,且每年高考后都是一个高峰。但是,与高考前就铁定出国留学的那拨学生不同,考后留学的队伍中,有些考生和家长并不理性。
王耀宁介绍,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高考后临时改变主意,准备出国留学的并非都是所谓的“落榜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临场发挥不理想,或是志愿报考不当,对录取结果不满意才动了留学的念头。更有甚者,只是因为家长特别好强、爱面子,孩子才“被留学”。但无论哪种情况,如果孩子在心理、语言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任何一个方面没做好准备,出国留学都可能麻烦不断。
“这种失败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王耀宁告诉记者,前年高考后,一位朋友因为孩子考取的国内高校不理想,觉得脸上“挂不住”,执意要把孩子送出去。经反复劝说无效,这个孩子很快申请到美国一所学校的“双录取”,当年就出国了。不出所料,因为语言成绩屡屡达不到升学标准,加之学习、生活上的诸多不适应,孩子的身心备受打击,只能靠打游戏、泡夜店来逃避,沦为了所谓的“留学垃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留学同样如此。
留学准备长些无妨
“对于留学,家长们往往最担心孩子的语言。但实际上,语言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而交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平衡能力等软件,才是最要紧的。”王耀宁表示,虽然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至少要参加两次雅思、托福考试,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但客观地说,雅思6分对于准备出国读本科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高的门槛。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八成高中生经过半年左右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语言考试成绩,还是一般的交流能力,都能基本达到出国留学的要求。即使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全封闭集中强化训练、个性化辅导,也能顺利通过语言考试。
他还特别提醒家长,在留学准备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参与决策、实践,培养孩子出国后必需的各种软技能。特别是自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比较差的学生,家长更要加强督导,帮助孩子尽快“转化”。“家长心里要有把尺子,客观公正地衡量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了独自出国留学的能力。宁可‘准备期’长点儿,也别让风险出在留学后。”